我國礦產資源既有優勢,也有劣勢。優劣并存的基本態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礦產資源總量豐富,人均資源相對不足;2、礦產品種齊全配套,資源風度不一;3、礦產質量貧富不均,貧礦多,富礦少;4、超大型礦床少,中小型礦床多;5、共生伴生礦多,單礦種礦床少.
鐵是世界上發現最早,利用最廣,用量也是最多的一種金屬,其消耗量約占金屬總消耗量的95%左右。鐵礦石主要用于鋼鐵工業,冶煉含碳量不同的生鐵(含碳量一般在2%以上)和鋼(含碳量一般在2%以下)。生鐵通常按用途不同分為煉鋼生鐵、鑄造生鐵、合金生鐵。鋼按組成元素不同分為碳素鋼、合金鋼。合金鋼是在碳素鋼的基礎上,為改善或獲得某些性能而有意加入適量的一種或多種元素的鋼,加入鋼中的元素種類很多,主要有鉻、錳、釩、鈦、鎳、鉬、硅。此外,鐵礦石還用于作合成氨的催化劑(純磁鐵礦),天然礦物顏料(赤鐵礦、鏡鐵礦、褐鐵礦)、飼料添加劑(磁鐵礦、赤鐵礦、褐鐵礦)和名貴藥石(磁石)等,但用量很少。鋼鐵制品廣泛用于國民經濟各部門和人民生活各個方面,是社會生產和公眾生活所必需的基本材料。自從19世紀中期發明轉爐煉鋼法逐步形成鋼鐵工業大生產以來,鋼鐵一直是最重要的結構材料,在國民經濟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是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是現代化工業最重要和應用最多的金屬材料。所以,人們常把鋼、鋼材的產量、品種、質量作為衡量一個國家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
磁鐵礦
FeO 31.03%,Fe2O3 68.97%或含Fe 72.2%,O 27.6%,等軸晶系。單晶體常呈八面體,較少呈菱形十二面體。在菱形十二面體面上,長對角線方向常現條紋。集合體多呈致密塊狀和粒狀。顏色為鐵黑色、條痕為黑色,半金屬光澤,不透明。硬度5.5?6.5。比重4.9?5.2。具強磁性。
磁鐵礦中常有相當數量的Ti4+以類質同象代替Fe3+,還伴隨有Mg2+和V3+等相應地代替Fe2+和Fe3+,因而形成一些礦物亞種,即:
(1)鈦磁鐵礦 Fe2+(2+x)Fe3+(2-2x)TixO4(0<x<1),含TiO212%?16%。常溫下,鈦從其中分離成板狀和柱狀的鈦鐵礦及布紋狀的鈦鐵晶石。
(2)釩磁鐵礦 FeV2O4或Fe2+(Fe3+V)O4,含V2O5有時高達68.41%?72.04%。
(3)釩鈦磁鐵礦 為成分更為復雜的上述兩種礦物的固溶體產物。
(4)鉻磁鐵礦 含Cr2O3可達百分之幾。
(5)鎂磁鐵礦 含MgO可達6.01%。
磁鐵礦是巖漿成因鐵礦床、接觸交代-熱液鐵礦床、沉積變質鐵礦床,以及一系列與火山作用有關的鐵礦床中鐵礦石的主要礦物。此外,也常見于砂礦床中。
磁鐵礦氧化后可變成赤鐵礦(假象赤鐵礦及褐鐵礦),但仍能保持其原來的晶形。
赤鐵礦
自然界中Fe2O3的同質多象變種已知有兩種,即α-Fe2O3和γ-Fe2O3。前者在自然條件下穩定,稱為赤鐵礦;后者在自然條件下不如α-Fe2O3穩定,處于亞穩定狀態,稱之為磁赤鐵礦。
赤鐵礦:Fe 69.94%,O 30.06%,常含類質同象混入物Ti、Al、Mn、Fe2+、Ca、Mg及少量Ga和Co。三方晶系,完好晶體少見。結晶赤鐵礦為鋼灰色,隱晶質;土狀赤鐵礦呈紅色。條痕為櫻桃紅色或鮮豬肝色。金屬至半金屬光澤。有時光澤暗淡。硬度5?6。比重5?5.3。
赤鐵礦的集合體有各種形態,形成一些礦物亞種,即:
(1)鏡鐵礦 為具金屬光澤的玫瑰花狀或片狀赤鐵礦的集合體。
(2)云母赤鐵礦 具金屬光澤的晶質細鱗狀赤鐵礦。
(3)鮞狀或腎狀赤鐵礦 形態呈鮞狀或腎狀的赤鐵礦。
赤鐵礦是自然界中分布很廣的鐵礦物之一,可形成于各種地質作用,但以熱液作用、沉積作用和區域變質作用為主。在氧化帶里,赤鐵礦可由褐鐵礦或纖鐵礦、針鐵礦經脫水作用形成。但也可以變成針鐵礦和水赤鐵礦等。在還原條件下,赤鐵礦可轉變為磁鐵礦,稱假象磁鐵礦。
褐鐵礦
實際上并不是一個礦物種,而是針鐵礦、纖鐵礦、水針鐵礦、水纖鐵礦以及含水氧化硅、泥質等的混合物。化學成分變化大,含水量變化也大。
(1)針鐵礦 α-FeO(OH),含Fe 62.9%。含不定量的吸附水者,稱水針鐵礦HFeO2?NH2O。斜方晶系,形態有針狀、柱狀、薄板狀或鱗片狀。通常呈豆狀、腎狀或鐘乳狀。切面具平行或放射纖維狀構造。有時成致密塊狀、土狀,也有呈鮞狀。顏色紅褐、暗褐至黑褐。經風化而成的粉末狀、赭石狀褐鐵礦則呈黃褐色。針鐵礦條痕為紅褐色,硬度 5?5.5,比重4?4.3。而褐鐵礦條痕則一般為淡褐或黃褐色,硬度1?4,比重3.3?4。
(2)纖鐵礦 γ-FeO(OH),含Fe 62.9%。含不定量的吸附水者,稱水纖鐵礦FeO(OH)?NH2O。斜方晶系。常見鱗片狀或纖維狀集合體。顏色暗紅至黑紅色。條痕為桔紅色或磚紅色。硬度4?5,比重4.01?4.1
菱鐵礦
FeCO3,FeO 62.01%,CO2 37.99%,常含Mg和Mn。三方晶系。常見菱面體,晶面常彎曲。其集合體成粗粒狀至細粒狀。亦有呈結核狀、葡萄狀、土狀者。黃色、淺褐黃色(風化后為深褐色),玻璃光澤。硬度3.5?4.5,比重3.96左右,因Mg和Mn的含量不同而有所變化。
相關內容: |
Copyright(C)2007-2024 廢鋼資訊網版權所有 所有信息 僅供參考
南京蔚然信息服務有限公司 網站備案號:蘇ICP備06052990號-1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166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