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服務電話:400-617-0021

辦公平臺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手機版

手機圖標您的手機號:
當前位置:首頁>>內容閱讀
商務部、財政部關于加快推進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的通知
最后更新時間:2009-04-15  
ing 手機號: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搞活流通擴大消費的意見》(國辦發[2008]134號)要求,推行資源節約,鼓勵循環消費,商務部、財政部決定加快推進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有關工作。現通知如下:

         一、原則及目標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能源和資源瓶頸問題日益凸現,再生資源回收在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污染,保護環境方面的作用愈加重要。目前我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規模小、回收率低、技術落后、二次污染嚴重,部分企業和從業人員經營行為不規范等問題十分突出,與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不相適應。因此,各地務必要從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認識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的重要性,把推動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作為節能減排的重要措施,抓緊、抓實、抓出成效。

       (一)指導原則

        政府引導支持,企業市場化運作,以有利于提高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率,有利于環境保護,有利于方便居民生活,有利于行業管理和培育規模化、規范化的龍頭企業為出發點,以回收企業和集散市場為載體,立足于整合規范現有回收網絡資源,通過政策支持推動改造、提升;試點先行,以點帶面,實現全國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的平穩較快發展。

        (二)總體思路和目標

        以城市為重點,率先選擇在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省會城市開展試點(以下簡稱“試點城市”),取得經驗后再逐步向地級及以下城市推開。通過完善再生資源回收的法律、標準和政策,形成再生資源回收促進體系;通過建立回收企業和從業人員培訓體系,規范改造社區居民回收站點、分揀中心和集散市場,使城市90%以上回收人員納入規范化管理,90%以上的社區設立規范的回收站點,90%以上的再生資源進入指定市場進行規范化的交易和集中處理,再生資源主要品種回收率達到80%,逐步形成符合城市建設發展規劃,布局合理、網絡健全、設施適用、服務功能齊全、管理科學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實現再生資源回收的產業化。

        二、主要工作

      (一)建立和完善再生資源回收管理機制

        各地要結合城市建設規劃制定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規劃,并通過政府或立法機關發布,使之具有法律效力;制定并形成包括法律法規、標準及財稅、土地等政策在內的再生資源回收促進體系;建立對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指導、監督和管理的組織機構和管理制度。

      (二)建立和規范再生資源回收體系

        各地要選擇確定承擔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的龍頭企業,充分發揮龍頭企業作用,在充分利用、規范和整合現有再生資源回收渠道的基礎上,統一規劃,合理布局,規范建設,形成以社區回收站點和分揀中心為基礎,集散市場為核心,加工利用為目的的再生資源回收網絡體系,逐步提高回收集散加工能力,促進再生資源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1.引導回收企業運用連鎖經營的方式,對目前“散兵游勇”式的走街串巷回收方式進行整合和規范,按照“便于交售”的原則,合理規劃布局,建設統一規劃、統一標識、統一著裝、統一價格、統一衡器、統一車輛、統一管理、經營規范的固定或流動社區回收點。

         2.按照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規劃,提升廢紙、廢塑料(廢飲料瓶)、廢金屬等主要再生資源回收品種的綜合分揀加工能力,形成運營規范、專業化、符合環保要求的分揀加工中心。

         3.對于再生資源集中度較高、交易規模較大、有較好基礎、具有一定的區域輻射能力的大型跨地區的集散市場要進行規范和提升,完善其儲存、集散、初級加工、交易、信息收集發布等功能,加強拆解、倉儲等基礎設施、環境保護設施和勞動保護設施等方面的建設。

      (三)宣傳教育培訓

        各地要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組織編寫相應的培訓教材,對行政管理人員、企業管理人員和回收拆解工人進行培訓,提高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的管理水平和專業化、組織化、規范化程度。

      (四)規范行業監督管理

        建立再生資源回收統計制度,開發、完善再生資源管理信息系統,扎實推進企業及從業人員備案工作,加強對行業的監管。商務部將會同財政部對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進行階段性審核驗收,對符合驗收規范的項目,授權使用全國統一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標識,逐步形成規范完善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

        中央財政促進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將對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給予支持,具體辦法另發。

        三、工作要求

        各地商務主管部門要加強對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的組織領導與管理,指導企業完善經營設施、環境保護和勞動保護設施建設,提升技術水平,組織相關從業人員培訓,推動回收行業的產業化發展;財政部門要與商務主管部門加強溝通與協調,統籌安排資金使用與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要加強對項目執行和資金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工作,嚴禁任何單位騙取、挪用、截留資金,或擅自改變專項資金用途。有關工作進展情況請及時報商務部(商貿服務司、財務司)、財政部(經濟建設司)。

        特此通知
 

附件:試點城市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規范


                          二〇〇九年三月二十七日


附件

試點城市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規范
 
一、再生資源回收站(點)建設規范

第一條  嚴格按照“七統一、一規范” (統一規劃、標識、著裝、價格、計量、車輛、管理及經營規范)的要求進行建設。

第二條  回收站(點)經營證照及資質齊全,負責人有個人身份證明資料,無違法犯罪記錄。

第三條  按照“便于交售”的原則,城區每2000戶居民設置1個回收站(點);鄉、鎮每2500戶居民設置1個回收站(點)。

第四條  回收站(點)面積原則上不少于10平方米,門面招牌采用統一規范的站名和設計。

第五條  回收站(點)建設要符合當地城市總體規劃,設計及裝修與社區環境相符,社區回收站(點)采用綠色環保輕型建筑材料進行全封閉處理。

第六條  社區回收站(點)的從業人員須經過培訓學習,持證上崗。

第七條  不影響當地市容市貌和環境衛生,排污設施完善,符合當地的環境保護要求。

第八條  社區回收站(點)至中轉站至再生資源集散市場間配備相應的封閉式運輸設備。

第九條  保證社區回收站(點)再生資源能及時運出,避免造成新的環境污染和火災隱患,同時配備消防安全設施,符合消防安全管理規定要求。

二、再生資源集散市場建設規范

        根據網絡體系整體功能配置要求,市場應由“五區一中心”構成,即:商品交易區、分揀加工區、倉儲配送區、商品展示區、配套服務區和培訓中心。

第一條  再生資源集散市場的設置應在符合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當地固體廢物污染防治規劃的前提下,在交通便利、基礎設施齊全的近郊地區選址。

第二條  再生資源集散市場規劃、設計及建設要符合環保、市容和消防安全等標準,設有隔離圍墻,園區綠化,保持較好的外觀環境。

第三條  市場要完善集散、交易、儲存、初加工、治污減排等功能,并與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相配套。市場內加工區、交易區、倉儲配送區與服務區、辦公區分離,加工區與交易區配備相應的環保、安全等作業設施,集中治理廢棄物排放,消除二次污染。

第四條  市場的建設用地規模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城市規劃要求和當地再生資源總量確定,集約用地。

第五條  市場建設要符合環保部門環保評估及生產技術標準的資質認定,具備相關廢棄物的處理資質。開展易污染廢物拆解加工的市場內應鋪設具有防止地面水、雨水及油類混入或滲透功能的硬化地面,處理設施周圍應有油類或液體的截流、收集及油水分離的環保設施或措施。

第六條  市場內各區域須符合以下要求:

1.商品交易區應依交易產品種類進行細分,形成集約化經營,整體設計、裝修及建設要符合當地環保及消防的管理要求。

2.分揀加工區建筑面積根據當地再生資源總量而定,采用輕型建筑材料進行全封閉處理,在設計、裝修方面必須符合環保及消防的要求,著重防止廢棄物溢散、散發惡臭、污染地面及影響四周環境。

3.倉儲配送區建筑面積根據市場交易量而定,采用標準化、系列化、規范化的運輸、倉儲、裝卸、搬運、包裝機具設施及條形碼等技術。提高整體資源利用率,降低企業運作成本。

4.商品展示區在設計與裝修上以現代化、科技化為標準,為場內交易提供商品展示服務。

5.信息中心負責場內交易、加工等信息的統計,定期發布國內外再生資源供求信息,為當地再生資源回收各網點以及全市居民與企業提供信息服務。鼓勵設立在線收廢網站、統一公開的服務電話及互聯網絡設施,以方便居民及企事業單位預約投售。

6.配套服務區與培訓中心以培訓及其他服務功能為主,按照消防、環保管理要求進行施工建設。

         以上各區域應按有關法律、法規和規定,經有關部門驗收、批準后運營。

責任編輯:ddp 信息監督:杜青025-58809515

相關內容:
熱門信息

                                                  Copyright(C)2007-2024 廢鋼資訊網版權所有 所有信息 僅供參考
                                                  南京蔚然信息服務有限公司 網站備案號:蘇ICP備06052990號-1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1661號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手机| 久久久久这里只有精品 | 午夜国产精品久久影院| 亚洲精品美女视频|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麻豆一区|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在线播放| 国产伦精品一区三区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电影| 大陆精大陆国产国语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小说|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软件| 2020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网|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91老司机深夜福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玩偶在线观看| 99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蜜芽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人妻不卡| 精品一区精品二区| 国产精品毛片AV久久66|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图图等你|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打码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免费| 亚洲精品GV天堂无码男同|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大豆网| 久久99热精品免费观看牛牛| 国产精品污WWW在线观看| 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不卡| heyzo加勒比高清国产精品| 国产国产成人久久精品杨幂| 多人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最新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67194国产精品免费观看|